图书馆 吕 英
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,虽然知道苦是人生的常态,但是还会感到很无奈。以前哭着哭着就笑了,现在笑着笑着就哭了,活的越来越不快乐,这是有些人的常态。
苏东坡的诗词犹如夜空中的明月,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。无论是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的淡雅,还是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的安然,那一轮明月,穿越千古时空,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房。
他少年得志,名动京城,却在仕途上屡遭贬谪。从繁华的汴京到偏远的黄州、惠州、儋州,一路坎坷,却从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热爱。把别人眼中的苟且,活成了诗酒人生,可谓是半生颠沛流离,一生诗情画意。
他是如何做到的?首先,他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
因为乌台诗案,他从京城被贬到黄州。在黄州他于东坡之上,自耕自种,享受着田园之乐,写下了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即使穿着简陋的竹杖草鞋,也比骑马轻松自在,在风雨中也能从容前行,这种不畏人生风雨的豁达、超脱的人生态度,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。他的快乐源于他内心的丰盈对生活的热爱。
其次,是珍惜当下,享受生活
当他被贬到惠州时,他品尝着荔枝,笑言: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还发明了“火烤羊脊骨”。即使被贬到岭南这样的偏远之地,也依然能从艰苦的生活中找到乐趣,享受生活的美好。每当我们读到这里时,是否也能提醒自己,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,来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,如:一朵花的绽放,一轮月的清辉。也能让人心生欢喜。
另外,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
他的《水调歌头》中: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借月亮的圆缺变化,表达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是不可避免的,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人生的不完美。在《赤壁赋》中,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,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永恒,变与不变,物我关系等哲学问题的思考与探讨。如:“逝者如斯,而未尝往也。……自其不变者而观之,则物与我皆无尽也,而又何羡乎?”表达了苏东坡豁达、超脱的人生态度。
最后,是学会放下和释怀
放下过去的痛苦和遗憾。他曾在黄州的凄风冷雨中写下: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后来,在儋州北归途中,他写下:“九死南荒吾不恨,兹游奇绝冠平生。”从当初的“谁怕”到后来的“不恨”,再到临终前的“着力即差”。让我们看到了,苏东坡的一生在不断的放下,他放下嗔、痴,收获了清风明月;他放下执念,拥抱了星河四野。他用自己的一生完成了与生命的对抗和和解。
让我们走进苏东坡的世界,去汲取他的智慧和力量,学会在困境中微笑,在平淡中寻乐,让生活充满阳光。
正如庄子所说:安之若命。命运给予什么,就接纳什么,允许一切发生,能安然享受命运的馈赠,也能风清云淡地接住命运的波澜。得之珍惜,失之不忧。
苏东坡的一生如同一盏明灯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,从他的人生经历中让我们学会了,在逆境中微笑,在挫折中崛起,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打击,我们都要向苏东坡那样乐观豁达、从容面对,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